打造独具特色的“简兑文化”
----观看郭雅承副教授《国运复兴之势》有感
山东潍坊昌邑宣教中心 侯孝龙 张梦迪
文化兴,则国运兴;文化强,则民族强。国运复兴,首先是文化自信。郭教授在演讲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这一观点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 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、理论自信、制度自信,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。”
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。文化是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的灵魂,是凝聚和引领-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,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。千百年来,中华民族积淀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。它能“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”,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,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,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。诸如,“ 自强不息”的奋斗精神、“精忠报国” 的爱国情怀、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”的担当意而忘家,公而忘私”的价值理念等,一直 是中华民族识、“舍生取义”的牺牲精神、“革故鼎新”的创新思想、“扶危济困”的公德意识、“国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。此外,“天人合一” “天下为公”的社会理想、“以人为本” “ 民惟邦本”的治国理念、“载舟覆舟”“居安思危"的忧患意识、“止戈为武”“协和万邦”的和平思想、“与人为善”“己所不欲, 勿施于人”的处世之道、“儒法并用”“德刑相辅”的治理思想、“和为贵”“和而不同”的东方智慧,一直是中华民族治国理政的思想渊源。这些理念,已浸润于每个国人心中,成为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,构成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。正如习近平所说,中国传统思想文化“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、审美观等,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。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,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、尊时守位、知常达变、开物成务、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”。
我们的文化自信,不仅来自文化的积淀、传承与创新、发展,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,来自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。改革开放40多年来,我们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。国家兴旺,文化必然兴盛。这些富有时代特征、民族特色的宝贵财富,脱胎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,同时又在新形势下不断进行着再生再造、凝聚升华,从而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2020年,我国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。前不久,中共中央国务院又印发了《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》,明确提出要建设高效规范、公平竞争、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。这为简兑天衡的大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良好机遇。面对新形势、新机遇,打造独具特色的“简兑文化”迫在眉睫。这不仅是一个企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,更是眼下简兑天衡实现破局出茧的重要保证。历史上,中华文化一直比较注重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点,从而丰富自己的文化与文明。在民族融合中,汉民族注重吸收少数民族文化与文明中的优秀成果,使之成为中华文化与文明的一部分。习总书记说,我们的同胞无论生活在哪里,身上都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烙印。不忘本来,吸收外来,面向未来,这种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是中国有坚定的文化自信的力量之源。“简兑文化” 也应该是一种善于取长补短、具有时代包容性的文化。今天,简兑天衡正依照“兼收并蓄、海纳百川”的发展理念阔步前行。面对网络上的负面信息、部分人的质疑和同行的打压等,我们必须正视问题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,打造叫得响、呼应快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。同时,加大宣传力度,加强文化交融,凸显“一盘棋布局全世界、数字化融合生态圈”品牌效应,助推简兑天衡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更加稳步前行!
电话:023-67137177
邮箱:jianduitianheng@163.com版权所有
渝ICP备2021009719号